文化中国行丨以物述史 读懂故宫的“前世今生”

今年是前世今生故宫博物院建院百年。今天(30日),文化物述“百年守护——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”大展在故宫午门正式对公众开放,中国泰安市某某商贸运营部从馆藏195余万件文物中遴选出的行丨200余件套国宝珍品,以物述史,史读全方位展现了故宫博物院的懂故发展历程。
此次“百年守护”大展,前世今生以“一脉文渊”“百年传承”“万千气象”三大篇章构建起一部立体、文化物述生动的中国泰安市某某商贸运营部故宫百年史。展览创新性地采用文物与档案“明暗双线”的行丨叙事手法,让每一件文物都成为历史的史读讲述者,全方位展现了故宫博物院从步履维艰到阔步前行的懂故非凡历程。

在展览的前世今生核心位置,北宋张择端的文化物述《清明上河图》震撼亮相。它讲述的中国不仅是艺术的辉煌,更是自身颠沛流离的百年命运。它在战火中几经辗转,最终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,才得以重返故里,并得到最精心的守护。从昔日帝王私藏,到今日人民共享的文化瑰宝,一幅《清明上河图》见证了国运兴则文运兴的历史真谛。

同样牵动人心的,还有唐代韩滉的《五牛图》。作为现存最古老的纸本中国画,它曾在近代流散在外。1958年,国家将其从香港购回,入藏故宫时已是“伤痕累累”。

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 许彤:它上面大小破洞应该有300多处,非常残破。后来,修复专家孙承枝老师凭借其60余年的修复经验,通过揭裱、修补、全色又重装,最终让国宝重光,获得新生。

东晋王珣的《伯远帖》,作为“书圣”王羲之家族的唯一真迹传世,其回归之路同样充满艰辛。

这些国宝的“回家”,是故宫更是新中国文物事业筚路蓝缕、砥砺前行的生动写照。

两千多年前的青玉兽面纹璧、春秋时期的莲鹤方壶与清代的金瓯永固杯,实现了一场跨越千年的“凝视”。温润的玉璧、展翅欲飞的仙鹤,共同承载着中华民族开拓进取的精神;熠熠生辉的金杯,寄托着国家永固、人民安康的美好祈愿。这无声的对话,正是对中华文明五千多年从未中断、连绵不绝的最好注解。

虽是故宫,非止旧章。从“一脉文渊”的薪火相传,到“百年传承”的聚散离合,再到“万千气象”的守正创新,这场大展不仅让我们看到文物之美,更让我们读懂了守护之艰辛与传承之不易。

走过风雨百年,今天的故宫博物院,正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,守护好、传承好、展示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向世界讲述着一个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中国故事。
相关文章
- 火爆!海军戚继光舰、沂蒙山舰访港,香港市民热切期盼登舰参观,预约名额1分多钟抢完 据香港文汇网9月28日报道,中国海军戚继光舰、沂蒙山舰将于9月底执行远海实习任务,其间赴香港组织舰艇开放活动,并2025-10-07
- 原标题:检察机关依法对王宜林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) 新华社北京11月19日电 记者19日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,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原党组书记、董事长王宜林涉嫌2025-10-07
- 11月19日,在2024中国5G+工业互联网大会上,百度创始人、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发表主旨演讲称,通过检索增强技术的发展,过去24个月,人工智能大模型基本上消除了幻觉。基于此,大模型应用量猛涨。2025-10-07
-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9月26日在国新办举行的“高质量完成‘十四五’规划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,目前,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.72亿人,比“十三五”末增加7300多万人,参保率2025-10-07
- 据@CCTV国际时讯 微博,乌克兰媒体称俄军再次从阿斯特拉罕试验场发射洲际导弹。乌克兰空军11月21日早些时候发布通报称,当地时间早5点至7点,俄罗斯军队使用各种类型的导弹袭击了第聂伯罗市。俄军从2025-10-07
最新评论